杜甫埋伏在中年等我
陆俨少《杜甫诗意册》“庾信平生最萧瑟,暮年诗赋动江关”,怎奈去日苦多,人生苦短。“儒术于我何有哉,孔丘盗跖俱尘埃”,可叹智者死去,与愚者无异。十年前,父亲去世,我真正懂得“莫自使眼枯,收汝泪纵横。眼枯即见骨,天地终无情”这几句的含义。可是我宁可不懂,永远都不懂
陆俨少《杜甫诗意册》“庾信平生最萧瑟,暮年诗赋动江关”,怎奈去日苦多,人生苦短。“儒术于我何有哉,孔丘盗跖俱尘埃”,可叹智者死去,与愚者无异。十年前,父亲去世,我真正懂得“莫自使眼枯,收汝泪纵横。眼枯即见骨,天地终无情”这几句的含义。可是我宁可不懂,永远都不懂
中国画首忌“熟俗”——即画面甜腻浮艳,如村女涂脂般缺乏高雅内涵。初学者常误将艳丽当美感,实则是文化修养不足的体现。根治之法在于“养心”:多读诗词古籍,品鉴经典画作(如八大山人的简逸、黄宾虹的浑厚),在胸中沉淀文人意趣。若仅埋头苦练技法而不思画理,易堕入“匠气”
姜宝林,山东平度人,1942年生。1962年考入浙江美术学院,由潘天寿、陆维钊、陆俨少、顾坤伯亲授。1979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山水研究生班,是李可染的研究生。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、中国国家画院院委、研究员,李可染画院副院长、复旦大学哲学学院艺术哲学研究
在1926年,年轻的陆俨少怀揣着对绘画的热爱,考入了无锡美术专科学校。第二年,他继续在无锡美专深造。也就是在这一年,他有幸跟随王同愈学习诗文和书法,在文学与书法的滋养下,为他的绘画之路打下了坚实的文化基础。1928年,他拜在了冯超然门下学画,并且结识了吴湖帆。
5月22日,由中国美术家协会、中国国家画院、中国艺术研究院、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、青岛市委宣传部、平度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,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、市美术家协会、青岛画院、姜宝林工作室现代笔墨研究中心、老姜文化艺术发展(北京)有限公司承办的“既要笔墨 又要现代——
陆俨少这番话若是放在今天,简直能给学画人当"防坑指南"。老爷子把学山水比作婴儿吃奶,这"第一口奶"的比喻实在精妙——就像新生儿喝了劣质奶粉会伤脾胃,初学画者若是临了俗气的画谱,往后三十年都带着洗不净的匠气。当年他在无锡美专教书时,见过太多被《芥子园画传》教坏的